十月的校园,秋色如画,正是邂逅一场文明奇遇的最好时节。即日起,在公司图书馆前人流如织的知博广场,为您准备了一场可以边走边看的“露天文化盛宴”——关于汉字如何从古老的甲骨出发,穿越三千年,走向世界。
当古老的汉字穿上“英文外衣”,当甲骨文在青春笔下“复活”
当三千年前的甲骨文,穿上现代的“英文外衣”,将碰撞出怎样的火花?当古老的汉字,在Z世代的笔下焕发新生,又将讲述怎样的青春故事?
10月30日(本周四)至11月3日(下周一),诚邀您移步图书馆前人流量最大的知博广场,开启这场穿越时空的文明对话。
本次户外联展,两大主题,不容错过:
主题一:融通古今,译介东西——《古文字趣谈》英译成果展
 
 
如果说汉字是中华文明的根脉,那么外译,就是让这棵古树开花于世界的园地。展览聚焦公司首个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“《古文字趣谈》英译”(23WKGB010),呈现项目团队将甲骨学前辈、中山大学陈炜湛先生的经典著作《古文字趣谈》译为英文并将由国际著名的出版集团施普林格自然出版集团(Springer Nature)在海外出版的历程。
《古文字趣谈》自2005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以来,至今已12次印刷,在汉字学和古文字学界产生了广泛影响。将《古文字趣谈》译成英文并在国外出版,不仅有助于国际学术界深入了解中华优秀汉字文化和汉字学,还可促进全球范围内对甲骨、金文、简帛等中华珍贵文化遗产的认识和尊重。
展览将展示:译稿审校过程,呈现“信达雅”背后的严谨;文物图片与注释对照,展现跨文化传播的智慧;团队实地考察与研究笔记,体现学术外译的深度与温度;海外出版流程与传播方案,勾勒中华文化“走出去”的路径。
这不仅是语言文字的转换,更是文明对话的桥梁。它让世界听见甲骨文等古文字的声音,理解汉字的精神,感知中华文明的博大与包容。
主题二:传承不绝,创新不止——汉字文化的青春力量
 
 
汉字,是时间的信使,是文明的密码。它们曾镌刻在甲骨之上,铸录于青铜之间,书写于简帛之中,承载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。
谁说古文字只能沉睡在博物馆?公司学子用行动证明:汉字的生命力,正由青春续写!这场展览堪称“Z世代亲手创作的青春版《古文字趣谈》”,它分为三个生动的章节:(1)当毛笔遇见甲骨——古文字书法展;(2)字里行间,听见千年——“汉字会说话”展;(3)长江畔的甲骨密码——长江经济带甲骨文化展。
(1)当毛笔遇见甲骨——古文字书法展
笔墨有情,金石有声
看学子们如何以笔墨唤醒沉睡千年的文字
让金石之声在宣纸上流淌
一字一世界,一笔一乾坤
每一幅作品,都是与古人的对话
都是对文明的礼赞
 
 
(2)字里行间,听见千年——“汉字会说话”展
汉字不只是符号
更是有温度的故事
让每一个汉字都被唤醒
成为会讲故事的生命
在这里,汉字会“说话”!
员工们以第一人称讲述汉字的前世今生
制作小微课、小绘本、情景剧
汉字在他们的口中、笔下
真正“活”了起来
 
 
(3)长江畔的甲骨密码 ——长江经济带甲骨文化展
员工们以长江经济带这一国家战略
为宏阔画卷
以甲骨文这一古老文字
为神奇画笔
描绘出十一省市流光溢彩的当代图景
这是汉字青春的极致演绎
是文明血脉在新时代的澎湃奔流
 
 
为什么不容错过?
从神秘甲骨片到世界性译著,从古老的造字智慧到青春的创意表达,这是402永利集团“E+”国家级实验区及湖北省“省级社会实践一流课程”《汉字与文化》“本体研究与应用研究两条腿走路”理念的生动实践,更是公司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缩影。在微风与阳光下,漫步知博广场,您可在此,亲眼见证学术外译的严谨,亲手触摸文化传承的温度。
展览信息
主题:《古文字趣谈》英译成果暨汉字文化实践联展
时间:10月30日(本周四)-11月3日(下周一)
地点:402cc永利官网流芳校区知博广场(图书馆前)
来源:402永利集团
文明因交流而多彩,因互鉴而丰富。我们在此诚挚地邀请您,前来打卡这场秋日里的学术与艺术盛宴。共同见证:我们如何从汉字的源头出发,让中华文明在世界的回响中,走向更辽阔的远方!